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檢測——AntiCCP
發布日期 :
2024-01-31
瀏覽次數 :
0

類風濕性關節炎——早發現早治療

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檢測——AntiCCP

類風濕關節炎(Rheumatoid arthritis, RA)是一種以侵蝕性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自身免疫病 ,除關節及周圍組織受累外 ,亦可出現皮下結節 、貧血 、肺間質病變和血管炎等關節外表現[1] 。中國大陸地區RA 發病率為 0.42% ,現症患者約 500 餘萬人[2] 。

RA發病原因不明且無法根治 ,但是可以通過專業的治療延緩疾病進展 。但由於RA的症狀在不同患者之間存在差異 ,難以通過症狀確診 ,患者第一時間可能無法獲得專業的治療 。我國RA患者在病程1~5年 、5~10 年10~15 年及≥15 年的致殘率分別為 18.6% 、43.5% 、48.1% 、61.3% ,隨著病程的延長 ,殘疾及功能受限發生率升高[3] 。

RA若不及早控製 ,將對患者及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,早期診斷並規範治療將會顯著改善患者預後 。


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檢測——AntiCCP





抗環瓜氨酸肽抗體


抗環瓜氨酸肽抗體(Anti-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, anti-CCP/ACPA)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體內中出現的自身抗體 ,可在RA患者表現出臨床典型症狀前產生 ,傳統RA相關自身抗體根據抗原的特性主要分為 :以變性 IgG Fc 段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RF ,以瓜氨酸類蛋白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anti-CCP及RA33抗體等 。
2021年《類風濕關節炎相關自身抗體檢測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》指出可將Anti-CCP抗體檢測作為確診RA的標準之一[4]。
有研究指出 ,患者首次出現類風濕關節炎症狀的14年前就可以在其血清中檢測到Anti-CCP 抗體[5] 。Anti-CCP抗體陽性的未分化關節炎患者 3 年內進展為RA的概率約為 90%[6] 。早期RA患者的Anti-CCP抗體陽性率超過80% ,其診斷RA的特異性可達96%[7] 。


 圖1 出現類風濕關節炎症狀前的生化檢測結果


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檢測——AntiCCP


Anti-CCP抗體檢測針對RA的判斷疾病的嚴重程度及預後評估也有重要價值 。《2018中國類風濕關節炎診療指南》推薦RA治療方案的選擇應綜合考慮關節疼痛 、腫脹數量 ,ESR 、CRP 、RF及抗環瓜氨酸蛋白抗體(ACPA)的數值等實驗室指標[8] 。Anti-CCP抗體陽性與關節破壞進展密切相關 ,美國風濕病學會(ACR)和歐洲抗風濕病聯盟(EULAR)均建議RA患者應定期檢測Anti-CCP抗體以判斷疾病進展情況及治療效果[9-10] 。

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檢測——AntiCCP


尊龍凱時生物Anti-CCP抗體檢測試劑盒



尊龍凱時生物Anti-CCP抗體檢測試劑盒(膠乳免疫比濁法)僅需少量樣本即可快速精準檢測人體Anti-CCP抗體含量 ,產品性能優異 ,大包裝更具性價比 ,並可提供OEM服務 !

除了Anti-CCP抗體以外 ,類風濕因子(RF)自身抗體因具有較好的診斷性能被納入 RA 分類標準 ,目前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,亦成為臨床實驗室最常見的自身抗體檢測項目之一 。Anti-CCP聯合RF檢測可以提高RA檢出率及特異性 。

尊龍凱時生物具有Anti-CCP 、RF 、抗鏈球菌溶血素O(ASO) 、C反應蛋白(CRP)類風濕四項解決方案 ,可輔助醫生及檢驗人員針對類風濕關節炎進行早期診斷 、鑒別診斷及治療方案製定 。


訂貨信息




產品名稱

縮寫

檢測方法

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檢測試劑盒

Anti-CCP

膠乳免疫比濁法

類風濕因子檢測試劑盒

RF

膠乳免疫比濁法

抗鏈球菌溶血素O檢測試劑盒

ASO

膠乳免疫比濁法

C反應蛋白檢測試劑盒

CRP

膠乳免疫比濁法



參考文獻 :

[1] Smolen JS, Aletaha D, McInnes IB. Rheumatoid arthritis [J]. Lancet, 2016, 388(10055): 20232038.

[2]曾小峰, 朱鬆林, 譚愛春, 等. 我國類風濕關節炎疾病負擔和生存質量研究的係統評價[J]. 中國循證醫學雜誌, 2013, 13(3): 300-307.

[3]周雲杉, 王秀茹, 安媛, 等. 全國多中心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殘疾及功能受限情況的調查[J]. 中華風濕病學雜誌 , 2013, 17(8): 526-532.

[4]中國醫師協會風濕免疫科醫師分會自身抗體檢測專業委員會, 國家風濕病數據中心, 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, 等.類風濕關節炎相關自身抗體檢測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 [J]. 中華內科雜誌, 2021, 60(6): 516-521 。

[5] Nielen MM, van Schaardenburg D, Reesink HW, et al. Specific autoantibodies precede the symptom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: a study of serial measurements in blood donors [J]. Arthritis Rheum, 2004, 50(2): 380-386.

[6] Schwenzer A, Quirke AM, Montgomery AB, et al. Time to include fine specificity 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ies in the routin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? [J]. Arthritis Rheumatol, 2019, 71(3): 476478.

[7]朱玉清 , 張莉萍 . 類風濕因子 、抗環瓜氨酸肽抗體及腫瘤壞死因子-α表達對類風濕關節炎診斷及預後的意義 [J]. 中國醫學前沿雜誌(電子版), 2018, 10(5): 124-127.

[8]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. 2018中國類風濕關節炎診療指南 [J]. 中華內科雜誌, 2018, 57(4): 242-251.

[9] SinghJA, SaagKG, BridgesSL, et al. 2015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guide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[J]. Arthritis Care Res, 2016, 68( 1): 1-25.

[10] SmolenJS, LandewéR, BijlsmaJ, et al. EULAR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synthetic and biological disease-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: 2016 update[J]. Ann Rheum Dis, 2017, 76( 6): 960-977.



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