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大利臨床中心曆時5年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鋰和丙戊酸藥物的監測研究
發布日期 :
2023-02-11
瀏覽次數 :
0


導言 :

丙戊酸( valproic acid ,VPA) 是臨床一線的廣譜抗癲癇藥物 ,對各種類型的癲癇和並發癲癇樣抽搐均有良好的作用 。同時 ,VPA也被美國FDA批準用於治療雙相躁狂 ,1994年的一項研究顯示了此藥物的療效 ,因而被大力推廣 。然而VPA的副作用也很明顯 ,而且與服用劑量相關 ,包括胃腸道反應 、血小板減少 ,特別是肝髒損傷 。

鑒於VPA的副作用 ,臨床上常保守使用VPA ,造成很多情況下VPA的血藥濃度不足 ,達不到治療效果 ,這也使得VPA治療過程中血藥濃度檢測(TDM) 、常規的血液轉氨酶檢測成為必要的用藥參考 。



一項在意大利比薩臨床中心曆時5年的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鋰和丙戊酸藥物的監測研究


01

文章摘要




這項研究中 ,意大利比薩大學臨床中心報道了2016-2020年期間中心收治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中鋰和丙戊酸(VPA)單獨或聯合使用的血漿藥物濃度值(Cp值) ,其中包括12294份VPA樣本 ,7449份鋰樣本和1118份兩者聯合使用的樣本 。關於鋰Cp監測 ,多項研究強調0.5-0.8 mmol/L是慢性治療的最佳範圍 ,低於0.4 mmol/L則不太可能產生臨床反應 。VPA的治療應用範圍為50 ~ 100 μg/mL, Cp值與臨床療效呈線性相關 ,低於50 μg/mL的VPA臨床療效尚未得到證實 。在研究者的研究中 ,雖然很少發現這兩種藥物的毒性水平 ,但是發現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(約)在治療期間出現亞治療性Cp值 。此外 ,在幾例接受多次采血的患者中數據顯示,初始亞治療Cp值僅發生部分變化 ,也未達到治療窗口 。在年齡因素的分析中 ,研究者發現青少年中鋰和VPA 的Cp值的百分比高於成人和老年組 。在性別因素的分析中 ,兩者Cp值分布時沒有顯示差異 。    
綜上所述 ,本研究表明 ,雖然TDM已被許多專家廣泛使用 ,但在臨床實踐中優化藥物治療仍有改進之處 。

意大利臨床中心曆時5年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鋰和丙戊酸藥物的監測研究


02

前言




在精神失常患者中 ,約有1/3的患者盡管進行了治療 ,但是並沒有獲得明顯的改善 ,據其原因 ,部分是由於暫停或沒有正確的服用藥物[1] 。此外,不同的患者對同種藥物的治療反應很難進行預測,其藥代動力學特征有很大不同 ,而且藥物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影響療效[2, 3] 。
基於以上原因 ,在精神失常患者治療中 ,治療藥物濃度檢測(TDM)顯得尤為重要 ,這可以提供較準確的治療範圍 ,且可以降低藥物的副作用風險
[4, 5] 。在藥物調換中 ,TDM甚至是用藥指導原則中所推薦的[5, 6] 。有意思的是 ,在最近的一項對225名醫生的調查中 ,大部分的醫生隻注重用藥(比如鋰)是否會出現毒性反應 ,而忽視其合理的治療濃度範圍 ,僅5%的醫生在發現濃度過低時調整濃度[6] 。
在許多精神異常疾病 ,比如雙相障礙(BDs)被認為是一種非常嚴重 、複雜 ,需要長期治療的疾患 ,而且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不佳
[7] 。自上世紀70年代被認可以來 ,鋰一直被認為是BDs的治療金標準,甚至研究表明預防雙相障礙I型(BD-I)複發方麵 ,鋰單一療法也優於丙戊酸(VPA)和其他的治療[8] 。然而,混合狀態 、快速循環使用障礙等因素限製了鋰的療效 。因此 ,也常單獨使用VPA或者VPA與鋰聯合使用作為替代手段[9] 。
關於鋰Cp監測 ,一些研究強調0.5-0.8 mmol/L是慢性治療的最佳血清濃度 。鋰水平低於0.4mmol/L與臨床反應無關
[10] 。在比薩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發現了類似的證據 ,該研究涉及單獨使用鋰或聯合使用VPA和卡馬西平治療的住院患者 。觀察期內,鋰濃度高於0.50 mmol/L的患者臨床改善明顯。鋰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多尿/多飲 、惡心 、腹瀉 、震顫 、認知遲鈍 、腎功能不全和甲狀腺功能減退 。對於其中許多 ,已經描述了與鋰Cp的相關性[11] 。
關於鋰Cp監測 ,研究較多 ,結果顯示0.5-0.8 mmol/L是慢性治療的最佳血清濃度 。鋰水平低於0.4mmol/L與臨床反應無關 。但是 ,沒有多少研究分析了VPA血漿監測 。在一項研究中 ,急性躁狂期的最佳臨床反應是血漿水平高於 90 μg/mL ,而在維持治療中 ,觀察到 75 -99 μg/mL 之間的範圍是預防複發和停藥的最佳範圍 。VPA的血漿濃度與臨床療效之間存在線性相關性
[12] 。
基於以上研究的不完整性 ,這項研究對鋰和VPA在BDs患者中單獨或聯合用藥中的Cp值進行了觀測 。同時也分析了性別 、年齡等其他因素對Cp值的影響 。


03

結果分析




2.1. 2016-2020 年期間鋰和 VPA 血液樣本的分布
該研究從比薩大學醫院的收集了為期5年的鋰和VPA的Cp值數據 。鋰樣本總數為7449份 ,其中4275份(57.39%)來自精神科 ,864份(11.60%)來自兒童神經精神科 ,其餘2310份(31.01%)來自其他單位(圖1) 。結果顯示 ,鋰樣品的Cp值中值多年來保持穩定 ,約為0.5mmol/L(表1) 。


同期 ,VPA樣本共12294份 ,其中5087份(41.38%)來自精神科 ,1640份(13.34%)來自兒童神經精神病學 ,其餘5567份(45.28%)來自其他單位(圖1).VPA Cp樣品的中值多年來一直保持穩定 ,Cp接近50 μg/mL(表1) 。

意大利臨床中心曆時5年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鋰和丙戊酸藥物的監測研究

表格1報告每年收集的鋰和VPA樣品總數 ,以及Cp中值和相對四分位距(IQR) 。

圖表1 2016-2020年來自比薩大學醫院(Azienda Ospedaliero-Universitaria Pisana ,AOUP)不同臨床單位(精神病學 ,兒童神經精神病學等)的鋰和VPA血液樣本的百分比 。

 意大利臨床中心曆時5年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鋰和丙戊酸藥物的監測研究


2.2. 鋰和 VPA樣本 的Cp值分布
對於鋰 ,慢性治療的治療窗口在 0.5-0.8 mmol/L 之間 ,在急性期可增加到 1.2 mmol/L 。此外 ,研究者認為0.4-0.5 mmol/L的範圍接近最佳水平 ,低於0.4 mmol/L的被認為是亞治療性的 。其中31.52%的Cp值<0.4 mmol/L ,16.89%在0.41–0.5 mmol/L之間 ,42.49%在0.51–0.80 mmol/L之間 ,8.66%在0.81–1.20 mmol/L之間 ,0.44%在>1.20 mmol/L(圖2) 。來自精神病學部門的鋰樣品的分布相似 ,分別為33.29%<0.4 mmol/L ,18.01%在0.41-0.5 mmol/L之間 ,41.38%在0.51-0.80 mmol/L之間 ,7.02%在0.81-1.20 mmol/L之間 ,0.30%為>1.20 mmol/L(圖2) 。由圖可見 ,大約42%的樣品在治療範圍內(0.5-0.8 mmol/L) ,  而其餘的則不在治療範圍內 ,超過30%的樣品低於0.4 mmol/L 。

意大利臨床中心曆時5年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鋰和丙戊酸藥物的監測研究


圖表Cpmmol/L)的分布 ,表示為占總人口的百分比(粉紅色)或僅占精神科單位的百分比(藍色) ,除以範圍(<0.4 ,0.41-0.50 ,0.51-0.80 ,0.81-1.20 ,>1.20) 。通過z檢驗在兩個人群中Cp樣本的分布沒有顯著差異 。


對於VPA治療窗口在 50-100 μg/mL 之間 ,高於 120 μg/mL 的 Cp 被評估為毒性 。此外 ,研究者認為40-50μg/mL的範圍接近最佳水平 ,並將Cp值<40μg/mL視為亞治療 。總體而言 ,35.64%的VPA樣品<40 μg/mL ,16.65%在40–50 μg/mL之間 ,46.27%在50–100 μg/mL之間 ,1.29%在100–120 μg/mL之間 ,0.16%為大於120 μg/mL(圖3) 。來自精神病學單位的VPA樣本的分布相似 ,小於40 μg/ mL的為35.39% ,40-50 μg/mL之間為18.22% ,50–100 μg/mL之間為44.56% ,100–120 μg/mL之間為1.14% ,0.16%為>120 μg/mL(圖3) 。與鋰類似 ,幾乎 50% 的 VPA 樣品在治療範圍內(50-100 μg/mL) ,而其餘則不在治療範圍內 ,35% 低於 40 μg/mL 。毒性範圍內的值實際上不存在 。

意大利臨床中心曆時5年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鋰和丙戊酸藥物的監測研究

圖表3 VPA Cp值分布 ,占總人口的百分比(粉紅色)或僅精神科單位的百分比(藍色) 。數據分別顯示了2016年至2020年的所有五年數據 。z檢驗在兩個群體中Cp樣本的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。


2.3. 鋰和 VPA 的Cp值在不同年齡的分布

由於研究者沒有發現樣本總數與精神樣本之間存在任何特殊差異 ,因此研究者分析了患者年齡和Cp的分布 。
關於鋰Cp ,研究者觀察到治療範圍內的樣本百分比 ,在0.5-0.8 mmol/L和0.8-1.2 mmol/L之間 ,18歲以下的患者(48.15%和19.66%)明顯高於19-65歲的患者(42.57%和6.73%)(p = 0.024和<0.001 ,z檢驗)和66歲以上的患者(33.70%和7.78%)(p < 0.001 和 0.056 ,z 檢驗) 。同時 ,亞治療Cp(<0.4 mmol/L)在66歲以上患者(39.97%)和19-65歲患者(32.79%)中明顯更多 ,而在18歲以下的患者中 ,僅在18.80%的樣本中(p < 0.001 ,z檢驗)(圖4) 。在這三個不同隊列中 ,鋰中位數中 ,這種與年齡相關的差異也很明顯 ,其中18歲以下的患者為0.63(0.32)mmol/L ,19-65歲患者為0.50(0.30)mmol/L ,66歲以上的患者為0.47(0.31)mmol/L(p < 0.001 , Kruskal-Wallis檢驗) 。該研究表明 ,與其他類別相比 ,青少年組的鋰Cp值在治療範圍內更多 ,而在老年組中最低 。

意大利臨床中心曆時5年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鋰和丙戊酸藥物的監測研究

圖表 4 鋰Cp值的分布 。Z 檢驗顯示 ,不同年齡組的Cp 分布比例存在統計學意義差異 ,特別是對於低於0.4 mmol/L 的樣本和 0.5-0.8 mmol/L 之間的樣品 。


VPA的分布情況與鋰有類似的趨勢 。在整個樣本中 ,18歲以下的患者中有66.14%處於治療範圍(50-100 μg/mL) ,而19-65歲的患者中隻有43.12%和66歲以上的患者中隻有28.67%的患者在該範圍內(p < 0.001, z檢驗)(圖5

意大利臨床中心曆時5年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鋰和丙戊酸藥物的監測研究

圖表 5VPA Cp值的分布 。z-檢驗顯示 ,不同年齡組的Cp分布比例存在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 ,特別是對於<40 μg/mL和50 μg/mL和100 μg/mL之間的樣品 。

同樣 ,與19-65歲的患者(37.86%)和18歲以下的青少年(18.38%)相比 ,66歲以上的老年患者(52.90%)亞治療水平(<40μg/mL)更常見(p <0.001 ,z檢驗)。這三個不同隊列的VPA中值在18歲以下的患者中為60(17.95)μg/mL ,在19-65歲的患者中為46.7(25.00)μg/mL ,在66歲以上的患者中為38.5(31.20)μg/mL(p <0.001 ,Kruskal-Wallis檢驗) 。


2.4. 性別與鋰和 VPA的Cp值的分布的關係

在鋰和VPA表現出相似的分布 。女性中鋰的中位數濃度為0.52mmol/L(IQR 0.32毫摩爾/升) ,男性為0.51mmol/L(0.31mmol/L)(圖6) 。女性的VPA中位濃度為48.25 μg/mL(33.35 μg/mL) ,而男性為49.1 μg/mL(30.00 μg/mL) 。中值采用Kruskal-Wallis檢驗(圖6) 。

意大利臨床中心曆時5年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鋰和丙戊酸藥物的監測研究

圖表 6 鋰(mmol/L)和VPA(μg/mL)Cp值的分布 。男性(藍色) ,女性(粉紅色) 。在比例(z檢驗)上沒有發現差異 ,顯示高度相似性 。


2.5. 鋰和 VPA 亞治療 Cp 患者的多次給藥分析

由於大量樣本低於治療範圍 ,研究者決定詢問這些值在治療期間是否保持不變 ,或者是否為了達到治療窗口而對其進行了修改 。

通過分析精神科的患者樣本 ,研究者總共發現了198名患者 ,他們的鋰的用量從低於0.5 mmol/L開始一年內連續三次給藥 。這些患者的中位Cp從第一次給藥(0.33 mmol/L)到第二次給藥(0.45 mmol/L)顯著增加 ,但從第二次給藥到第三次給藥(0.47 mmol/L)的中位Cp增加較少(p < 0.001 ,Kruskal-Wallis試驗) 。然而 ,這種增加未達到大多數患者的治療窗口(圖7) 。

對VPA進行了類似的分析 ,尊龍凱時發現180例初始Cp值<50μg/mL的患者在一年內連續接受了三次給藥 。第一個劑量的中位VPA Cp為32.9μg/mL ,第二個劑量為43.75μg/mL ,第三個劑量為46.25μg/mL 。從第一個到第二個 ,VPA中位數水平的增加是顯著的 ,但從第二個到第三個沒有顯著增加(p < 0.001 ,Kruskal-Wallis檢驗);且未達到治療範圍(圖7).

意大利臨床中心曆時5年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鋰和丙戊酸藥物的監測研究

圖表 7 從亞治療濃度開始 ,精神科患者(198)中鋰Cp(mmol/L)和VPA Cp(μg/mL)的中位數鋰Cp(mmol/L)和VPA Cp(μg/mL)的箱線圖 。


2.6. 聯合治療中鋰和 VPA Cp值的分布

該研究中有1118個樣品同時服用了鋰和VPA 。參考前麵的下限設定 ,在這些樣本中 ,隻有10.29%處於治療窗口 ,如果將鋰的下限修訂為0.4 mmol/L ,VPA修訂為40 μg/mL ,則為26.48% ,當這兩種藥物一起給藥時 ,這種方法可以被認為是合法的(圖8) 。散點圖顯示29.70%的樣品鋰含量低於0.4 mmol/L ,且VPA含量低於40 μg/mL ,而2.95%的樣品鋰含量高於0.8 mmol/L,且VPA高於100 μg/mL 。

意大利臨床中心曆時5年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鋰和丙戊酸藥物的監測研究

圖表 8 散點圖表示聯合治療中鋰Cp(mmol/L)和VPA Cp(μg/mL)的分布(1118例) 。藍色區域突出顯示了鋰 (0.5–0.8 mmol/L) 和 VPA (50–100 μg/mL) 治療範圍內的樣品 。另一個灰色區域顯示接近治療範圍的鋰(0.4-0.5 mmol/L)和VPA(40-50μg/mL)的值 。


04

討論




雖然在精神疾病臨床治療中 ,TDM是大力推薦的檢測手段 ,但是在實踐中實際應用比例不盡如人意 。有調查顯示 ,在鋰劑治療期間 ,30-40%的患者在12個月內未接受藥物血漿監測[13] 。
在本研究中也顯示 ,大約50%的鋰和VPA的Cp低於治療範圍 ,其中約32%的鋰低於0.4 mmol/L ,約35%的VPA低於40μg/mL ,這種方案的臨床療效迄今尚未得到證實 。而且 ,無論兩種藥物單獨使用 ,或者聯合使用 ,都有很高比例的患者一直是在亞治療CP狀態下 。造成這一現象的可能解釋是 ,臨床醫生更加注意避免副作用 ,特別是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的情況下 ,更傾向於保持低劑量 。
因此 ,有必要加強TDM的介入 ,以早期發現處於亞治療CP狀態的患者 ,改善臨床治療效果 。


參考文獻 :



1. Semahegn, A., et al., Psychotropic medication non-adherence and its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patients with major psychiatric disorders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Syst Rev, 2020. 9(1): p. 17.
2. Carona, A., et al., Pharmacology of lacosamide: From its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pharmacokinetics to future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. Life Sci, 2021. 275: p. 119342.
3. Guo, J., et al., Impact of gender, albumin, and CYP2C19 polymorphisms on valproic acid in Chinese patients: a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model. J Int Med Res, 2020. 48(8): p. 300060520952281.
4. Hiemke, C., et al.,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: Update 2017. Pharmacopsychiatry, 2018. 51(1-02): p. 9-62.
5. Patsalos, P.N., et al., Antiepileptic drugs--best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: a position paper by the subcommission on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, ILAE Commission on Therapeutic Strategies. Epilepsia, 2008. 49(7): p. 1239-76.
6. Fernandes, V., et al., Lithium Prescribing and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in Bipolar Disorder: A Survey of Current Practices and Perspectives. J Psychiatr Pract, 2020. 26(5): p. 360-366.
7. Barbuti, M., et al., Treatment adherence and tolerability of immediate- and prolonged-release lithium formulations in a sample of bipolar patients: a prospective naturalistic study. Int Clin Psychopharmacol, 2021. 36(5): p. 230-237.
8. Geddes, J.R., et al., Lithium plus valproate combination therapy versus monotherapy for relapse prevention in bipolar I disorder (BALANCE): a randomised open-label trial. Lancet, 2010. 375(9712): p. 385-95.
9. Kemp, D.E., et al., A 6-month, double-blind, maintenance trial of lithium monotherapy versus the combination of lithium and divalproex for rapid-cycling bipolar disorder and Co-occurring substance abuse or dependence. J Clin Psychiatry, 2009. 70(1): p. 113-21.
10. Severus, W.E., et al., What is the optimal serum lithium level in the long-term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--a review? Bipolar Disord, 2008. 10(2): p. 2





相關推薦